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原有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基础上,新增就业型创业组,在原有6个参赛项目类型上新增“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组,更大范围为大学生创客拓展参赛渠道,并首次设立国际赛道,17支国外大学团队参与其中。
最终,30个精彩项目于150万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膺金奖。本报特选10个项目金奖团队予以报道,敬请关注。
彩色蝴蝶欲舞状、蓝色水母伸缩游动、超级马里奥笑眼相视……随着长条状的LED屏幕加速旋转,一个个鲜活的立体图像引得在场观众“哇”声不断。
“全息3D智能炫屏,看似普通的LED亮带上有512个灯珠,每个灯珠都是不同的芯片、不同的程序。”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0级学生周全,作为该项目负责人,带着观众一同走近这一炫酷神器——当LED亮带在50转/秒的非常快速地旋转下,通过解码软件,即可将图像转化成灯带可播放的视频。
据周全介绍,这种炫屏是利用人类“视觉暂留”而产生完整画面。视觉暂留又被称为“余晖效应”,指的是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一段短暂时间,光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会立即消失,而这种残留的视觉称为“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
正是利用这一“视觉暂留”效应,加之算法应用与现代技术方法,手持屏幕便可将2D图像转变为裸眼3D影像,可代替易拉宝,也可用于现有2D的任何屏幕,地铁、机场乃至小店铺,“全息3D智能炫屏”还可大范围的使用在广告、会展等宣传和展示。
“不仅更为引人注目,就连体积都能做到‘打包’带走。”周全以长江音乐节为例,比普通带字的灯牌要轻,且能直接连接充电宝,“全息3D智能炫屏”成为粉丝演唱会应援行走的“招牌”。
一般来讲,在逛街过程中,遇到一些不熟悉的店铺,还是很注意别人是如何评价的,而很多年轻人大多会用大众点评查看评价。
“但像我们这种‘直男’,就不会特意跑去看大众点评。”自诩“我们这种直男”的周全,琢磨着要将线上的大众点评搬至更加直观的真实的生活中。
“如果只是提供给店家一个产品,则会受限于产品保质期问题。但如果能通过设备,和店家的每个顾客建立一个纽带,或是为商家的个性化做出一些改革,那就是产品更深层次的作用了。”周全观察着世界的变化,于变化中寻求创新。
现在客户的真实需求更讲求互动体验,抓住这一点,周全想象着“路过一家店铺,就可直接在炫屏上看到顾客留言、弹幕、店铺评价等信息,是否很有画面感”?
为了让这块“可移动的分布式物联网传媒显示设备”还可以更炫酷,项目团队专门开发可直接与显示屏对接的APP,并在APP上为商家提供各式各样最新潮、最热门的内容模板,如傅园慧表情包,或是商家根据他们的素材模板,可自行做出对自己最合适的宣传画面。(初创组:“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
馒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不过的主食,可谁又能想到就是这看似不起眼的主食却蕴藏着无限商机?在云南,罗三长红糖馒头自2015年首家店开业以来,累计共销售红糖馒头7800万个,单日最高销量60万个,门店共计136家。
在9月17日上午举行的金奖项目四强争夺赛上,当大屏幕显示出“罗小馒:云南最火的罗三长红糖馒头”项目的评委打分结果——732分、43个投资意向时,现场响起了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在获得金奖的30多个项目中,大多以高科技为主打,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大四学生罗三长的项目可谓一股“清流”。
“我坚信小产品也有大市场。跟传统的小作坊、夫妻店完全不同,我们更强调互联网产品思维和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专注生产好吃、营养、放心的新中式系列面食。”说起自己的项目优势,罗三长充满自信。
别看馒头个头小,里面却大有讲究。罗三长红糖馒头选自钙、铁、叶酸含量是普通红糖数倍的云南特级无沙红糖以及口感更为筋道特精面粉。200余次的配比改良,500多批次的工艺实验,不断地推倒重来,罗三长红糖馒头终于实现了松软香甜的独家味觉。
单品爆红后,一个“南馒入侵”的规划图在罗三长心里逐渐清晰起来。“红糖馒头要想走向全国,就必须围绕品牌、销售、产品、管理”做全面战略升级。”罗三长说。
如今,红糖馒头推出了以罗三长本人为原型的全新品牌标识罗小馒,打造了“LOGO馒”的系列人物动画、漫画、微信表情等系列形象,统一升级了所有门店、包装物料的视觉标识;与此同时,罗三长尝试开发新品种,推出针对女性、儿童等人群的细分产品。
本届大赛评委、梧桐高创资本CEO蒋楠见证了罗小馒从校赛一路走来。在蒋楠看来,餐饮是个万亿级的传统产业,但随着中国消费水平的升级,有品牌思维、互联网思维的餐饮企业会有更广阔的市场。
“罗三长的馒头不仅有独家工艺,还有逐步走向成熟的品牌包装运营。他打造的呆萌有趣的品牌人物形象能迎合90后甚至00后群体的喜好。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品牌是有故事、有温度的,展现了新时代的大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从而更能打动消费者。”蒋楠说。(就业型创业组:“互联网+”商务服务)
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强争夺赛上,吉林动画学院互联网+国风漫画创作源计划项目创始人路现娜从容不迫,在世界漫画产业中却缺少“中国风”。
21世纪,可谓是动漫产业最具创意的朝阳时代,弘扬文化软实力,中国国风漫画要做互联网时代下的文化旗手。
“然而,中国虽然有着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动漫消费市场,市场总额已达3000亿元。但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日、美动漫商品市场份额超过90%,国产动漫产值则不到300亿元,市场占比不足10%。”对于喜爱动漫的路现娜来说,是感到痛心的,“而这不足10%的份额里,还到处充斥着美日风格,真正的‘国风动漫’凤毛麟角。”
捕捉到动漫产业发展动向和国家政策支持后,路现娜开始了她的创业计划,要擎起互联网时代下国风漫画文化的大旗。
大三时期,路现娜了解到,在学校打造的“创意硅谷、创业硅谷”,可为具有创业理念、创业能力和创业热情的学生以及经得起推敲打磨、具备市场转化能力的创业项目提供各项支持。
于是,路现娜借助学校之力,使“三昧动漫”公司在3年时间内发展成为一流的国风漫画团队。
“目前,共有专业创作者90余人,外围人才梯队100多人;以每年500—1000部的速度不断充实剧本题材库,高达20T的各类素材库;完备的数字制作体系,自主研发国风画笔50套,纹理插件120套。”介绍到这里,路现娜抑制不住心中的小兴奋,“尤其是与美国安德鲁麦克米尔报业联合出版公司合作了《山海经》《三十六计》两部作品,并受邀参与了安纳海姆国际动漫展。”
“不能说国人画的漫画就叫国风漫画,国风漫画要原汁原味,从精神内核到表现形式再到故事内容,都应该有中国文化传承”。
谈到公司取名为“三昧动漫”,路现娜认为,真火煅烧才能去除杂质,里面的金子方能显现。
“我们的团队有着先进的、效率极高的制作模式和广泛的宣发销售渠道。”路现娜对他们的团队能力充满信心。
如此自信,并不等于自大。在路现娜看来,读者的品味千万不要低估,更不能忽视读者的情怀。
“有此情怀的同道人越来越多,就意味着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三昧动漫的崭露头角,势必燃起国风漫画的星星之火,也终将使我国传统文化于世界舞台大放光彩。(初创组:“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
信用卡大小,摸起来软软的、滑滑的,一张其貌不扬的“纸”,却引得无数手机巨头竞相下单,让日本同行闻之胆寒。
学名为“吸波导磁片”,这张由高分子树脂和特种柔性软磁金属复合物制成的柔软如“纸”的新材料,90%的成分却是金属。
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南京大学“分子精准调控的吸波导磁材料及工业解决方案”项目以670分,荣获总决赛季军。
门禁卡、公交卡和手机放在一起,可能会失效。但在手机和门禁卡、公交卡之间放一张“吸波导磁片”,可轻松解决这种尴尬。王鹏介绍,“吸波导磁片”可以为电磁识别信号提供有效通路,防止信号与手机中的锂电池作用而失去识别作用;其还可有效导通磁场,抑制电子器件表面行波、爬行波和导波,吸收镜面电磁波,防止有效射频信号的涡流屏蔽。
应用于非接触式移动支付、门禁管理、票证管理等功能,王鹏团队生产的“吸波导磁片”第三代产品又轻又软,与目前很多带有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功能的手机更为匹配。
说到更“炫酷”的用处,王鹏拿出一台可无线充电的手机及充电盘开始介绍:“充电线圈经常会受到金属干扰而无法充电,只要加入高磁导率的吸波导磁材料,就可有效地为磁感应线提供一条低阻抗通路,隔绝周边金属物体对能量传输的影响,确保无线充电功能的正常使用。”
当前,在新材料研究方面日本可谓走在世界最前沿,其发明的“铁氧体”材料既笨重,成本也高。“他们的技术指标不如我们的产品。目前,我们已能与国际巨头美国3M公司、日本TTK公司等比拼,价格还有很大优势。”王鹏介绍说。
“有自主建设的材料研发实验室和自主研发团队,能实现材料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应用的无缝对接。”项目合伙人王悦介绍,目前南京先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已被熊猫电子、国家电网、苹果无线充电供应链等大客户认可并签订供货合同,拥有了一定订单规模,预计明年每个月都能达到百万元级别营收。
虽然产品一出生就是国际先进水平,但南京先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却与王鹏创业团队成员一样,很是年轻。
“我们都对化学和材料有着一种执念。”更是早在高中时期就自学完成了几乎全部化学专业的本科课程;王鹏也放弃了大型跨国公司、世界500强等企业提供的优质工作机会,执着于化学和材料领域的创业。
公司成立之初,一切捉襟见肘。“制作产品材料,尤其要将实验室成功的成果进行生产,无疑是一项挑战。”王鹏依然记着团队自己动手设计机械,并在定制厂商处生产拼装,“机械前期很不稳定,不能连续生产,大家一度很失落。后来换用强度更高的高分子材料,并辅以特殊配方设计,才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一台设备问题得以解决,产能问题不期而至。后来与一家在德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德诚树脂合作,利用他们的设备进行改造,第2系列、第3系列和第4系列产品相继涌现,并跻身国际先进,甚至行业领先。
“主要还是因为它是一种高科技产品。”这一回答,在别人看来,或许是科技含量和利润率成正比,科技含量越高,利润率就越高。但在王鹏看来,高科技产品研制更富挑战性,意义更重大。
“就像用在手机无线充电产品上的吸波导磁产品,可能一平方米就要一千元。然而,实际上的物料成本却是很低的。”对于王鹏而言,始终希望能用知识制作材料,用知识对工业发展作出贡献。
或许正是这样的信念,王鹏带领团队还开发出更为强大的一款新材料,就像导磁片材让NFC技术进入手机成为可能一样,他们的新材料可以让4G等远场信号同样转变为近场,实现近场通信。而这项技术将来应用于公共交通领域,可能会使公交卡成为历史。(初创组:“互联网+”制造业)
“有车的人,最怕出现交通事故,尤其是交通事故处理颇耗时间。”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强争夺赛,武汉大学学生、“北斗即时判:米级精度的警保联动车联网系统”项目负责人左文炜的开场,即击中现场有车一族的小心脏。
如何能在交通事故发生3—8分钟内,不需要交警和保险人员到场,实现交警定责处理、保险公司快速定损?
“搭载具备车道级(亚米级)的北斗高精度网联智能后视镜、行驶记录仪终端及UBI北斗高精度网联智能车载终端,可同时连接交警云服务平台、保险云服务平台、北斗高精度车主服务云平台,从而实现交警和保险的联动线上快速处理。”左文炜充分利用5分钟,详尽介绍北斗“即时判”到底是如何即时处理的,“当安装有‘即时判’的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该系统可实时将记录的事故现场视频图像和北斗高精度定位汽车行驶轨迹的车道级信息数据(亚米级),自动上传至交警和保险公司道路交通事故在线处理平台。”
当事车主在线远程报案后,交警即可远程在线勘查定责快速处理,同时及时将高精度定位全时空信息有关数据推送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则可同步远程在线接收查勘、审核相关即时事故现场的高清视频和图像等信息,实现快速定损、快速理赔,从而使得事故车辆能在3—8分钟内快速撤离事故现场。
“利用这一新技术,还能区分司机行为的好坏,让好司机买车险得到优惠,让有驾驶习惯陋习的司机付出更高代价,甚至买不到车险。”“即时判”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实体六点整北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成敏说。
目前,北斗“即时判”已实现四个方面的首创:全球首个将互联网+北斗技术应用于商业保险改革;全球首个实现车道级(亚米级)定位精度的车载后视镜终端;全球首个集成大规模车道级高精度数字地图的车联网系统;全国首个获得公安部道路交通执法取证设备认证的车联网终端。
而作为武汉大学北斗研究的产业化平台,六点整北斗科技有限公司现已获相关投资机构10亿元股权投资,且将用于北斗智慧车险产业基地建设。
让车辆安全、畅通、快速、绿色行驶,优化城市居民出行,将会成为解决现阶段城市拥堵,减少交通事故、提升交通效率的一剂良药。未来的智慧交通网络之上,就是一张遍布海陆空车神经的云系统,北斗“即时判”将联动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在这一高度发达的神经网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我们推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目标是要让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不同,其是可度量的,交通服务质量的提升就是一种增加人民获得感的方式。”北斗专家、武汉大学刘经南院士指出。
“北斗‘即时判’作为汽车行业的新服务,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左文炜介绍,这一智能车载终端目前已在宁波、武汉、南京、无锡及济南等地得到批量成功试用。如该系统自6月在宁波上线以来,掀起安装热潮,现已覆盖1万台以上的车辆及众多保险公司,处理事故千余起。
该系统不仅被列入2017年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试点项目,还进入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三年发展规划行列。
自今年4月正式推向市场以来,其不但成为目前国内唯一获得公安部交通安全产品车载视频取证认证的设备,还获得用户一致好评。
5月,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巨大的LED屏上,北斗高精度“即时判”警保联动智能系统的图标和标语,向全球顶尖人群展示了“中国高科技”的全新形象,也吸引了美国、英国等国家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相关报道竞相见诸报端。(创意组:“互联网+”公共服务)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初怀着这样心态的我,现在站在了这个舞台,我只想讲好我们的创业故事。”
辞掉某互联网创业公司的运营总监之职,马洋回归学校,加入师兄钱旦的创业组,与西安交通大学匠心云涂先进涂层技术创业团队一同接受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强争夺赛的考验。
“小到汽车轮毂、减震,大到大型机电设备等工业产品都需要通过模具制造生产。而模具开发复杂,造价昂贵,寿命有限,且磨损达到一定程度后难以修复,甚至直接报废,生产企业不仅需要支付昂贵的模具费用,还要面临更换模具而停工的损失,极大地影响工业生产的效益。”基于多年的科研研究,如何通过延长模具寿命来解决这些棘手问题成为他们的创业方向。
“本着一颗匠人之心,利用如云雾般的等离子科技和云数据平台,推进先进涂层技术。”钱旦介绍,这是一项由宋忠孝教授课题组率先突破的被欧美长期封锁的气相沉积核心技术。
该项技术尤以压铸模具涂层技术指标超越国际龙头巴尔查斯,达国内第一、国际领先水平。冲出校赛和省赛、冲进总决赛,一路顺畅。
“近年来创新创业成为国家创新驱动,我们也深感青年一代责任重大。”先定一个小目标,钱旦希望通过涂层技术助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一份力量。
“刚开始,很多人对我们的技术抱有质疑态度。”虽然当过学生会干部、兼职辅导员,但当面对有丰富商业经验的客户,团队成员井津域也是没少吃“闭门羹”。
“使用我们的涂层技术,每年可使模具寿命提高2—4倍,光这项指标就超过国外尖端产品30%。以年耗1亿元以上挤压模具的某铝制材生产商为例,每年可节省模具成本7000万元。”拿着马洋统计的多家客户反馈数据,井津域一遍遍地向客户解释说明。
“但当每次听到客户愿意试用我们的样品,我就松了一口气,这意味着我们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井津域感到很欣慰。
根据不同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模具表面涂层处理解决方案,目前研发团队已与10家代工厂和团队展开合作,与某大型铝业达成10亿战略合作协议,上海大众、比亚迪等知名企业也纷纷抛来橄榄枝。
“下一步我们计划在环渤海聚集区、长三角聚集区、珠三角聚集区快速复制代工厂模式,抢占市场占有率,形成集群效应。”钱旦坦言,匠心云涂团队一致认同,“创业不为致富不为发家,而是为了改变高科技产品依赖进口这个让国人脸红的现状,并在创业过程中不断学习,学以致用,实现自我价值”的理念,因而也将越走越远。(初创组:“互联网+”制造业)
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创业项目荔枝微课,通过网络平台售卖木耳种植课程,带动更多人以种植木耳走上致富路,冲进了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强争夺赛。
荔枝微课,一个创业团队的项目,在2016年6月正式上线个月内就获得近亿元融资。目前,这一在线教育学习平台已拥有超过1000万的用户,注册讲师100万人,孵化出月入10万的老师100多位。
项目合伙人、荔枝微课项目CEO黄冠和CMO陈劢,带领最初只有19人的荔枝微课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很多企业选择在微信群里授课,为员工培训。”体验并观察着这种微信群的培训方式,陈劢发现了问题所在,“一是人数受限,二是内容无法积淀和传播。这就意味着这一市场潜力还很大。”
打造一个平台,使其能最便捷地实现在线教育培训,且能实现分享、评论、打赏等功能的想法在陈劢脑海中一直盘旋,而黄冠是陈劢首先想到的合伙人。
“学校的创业氛围浓厚,尤其是我们计算机学院,创业学生非常多,有关创业的讲座和课程也多种多样。”同是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的黄冠,在校期间也是创业的活跃分子:创办电影FM网站、互联网公司,毕业后又创办广州森季软件有限公司。
两人之前就有过多次合作,彼此之间配合也比较默契,创办在线教育学习平台——荔枝微课,两人也是一拍即合。
项目成立之初,资金和办公场地限制下,黄冠带领团队在广州大学城负责产品研发,陈劢则带领团队在深圳负责产品运营策划。两个团队各司其职、精诚合作。
“一开始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能坚持是最重要的。”陈劢说,“我们都不是第一次创业,读书期间就是学业和公司两头兼顾,辛苦是一定的,不过也都坚持下来了。”
支撑荔枝微课一路走来的,不仅在于其对创新创业的追求,还在于他们在教育这一事业中感受到的幸福与满足感。
“荔枝微课不仅仅是做纯知识的内容传播,也具有社会性功能。”黄冠介绍,他们渴望能利用互联网消除知识与人之间的鸿沟——教学双方只需通过手机,就能随时随地实现教学互动,最便捷地让用户获取和分享知识。
荔枝微课的用户中,一位从事幼师工作的年轻妈妈,为安心照顾孩子而辞掉了工作。在接触荔枝微课平台后,这位年轻妈妈想将平时给孩子读英文绘本的语音录制下来,分享到荔枝微课平台。
令她意外的是,每次的分享点击率都很高。受此鼓舞,她将亲子育儿英文绘本打造成系列课程,高质量的内容颇受年轻父母喜爱,她也有了每月十万元的固定收入。
“每每接触到这类老师,通过自己的课程给万千网友带来知识的提升,都会有无以言状的幸福感。”陈劢表示,这都坚定了他们将产品做强做精的信心和责任心。
成立仅一年,荔枝微课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更多地关注着公益项目,相继为地震受灾人群提供心理辅导课程、为单亲妈妈抚养教育孩子提供课程、对离婚家庭孩子提供教育课程等进行公益推广。
这种从事教育行业不可或缺的责任感,还将促使荔枝微课在教育公益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成长组:“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
“让行业无人机更易飞”,这不仅是易飞无人机的优势,更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文博团队在无人机领域的奋斗目标。
提到“无人机”,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玩具、航模或是航拍工具。体积小、飞行速度快、机动灵活、操作简单、价格相对低廉,这些优点让众多航拍或航模爱好者成为这类消费级无人机的忠实拥趸。
除了用于娱乐、拍摄的消费级无人机,还有一些无人机要完成电力线巡检、林业监测等特殊任务,这便是行业级无人机。由于完成的任务特殊,对无人机的作业半径、作业效率等都有较高要求,而目前市场上的行业无人机产品存在机型不理想、智能化水平不高两大痛点。
“我们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行业无人机硬件、软件、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针对目前市场上行业无人机存在的痛点,我们自主研发了一款倾转机翼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并在其上搭建了基于嵌入式GPU和深度学习的机载人工智能系统”。张文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2010级博士、校企联合培养博士后、昆山鲲鹏易飞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提到的正是他们团队设计研发的易飞无人机。
此款无人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结合了固定翼无人机续航时间长、作业半径大和多旋翼无人机起降灵活、可在空中悬停的优点。起飞时,机翼垂直于地面,由4个螺旋桨提供上升动力;当飞至一定高度后,两对机翼进行90度倾转,切换至固定翼巡航姿态,此时飞行速度可达140公里/小时;若在作业过程中发现异常点或需要降落时,机翼反向倾转90度,重新切换至垂直飞行模式,可实现空中悬停或垂直降落。这样创新性的设计,使其只需10平方米左右的场地即可平稳起降。
除了硬件方面“强强联合”,易飞无人机的“驾驶员”也十分聪明。该无人机在嵌入式GPU的基础上搭建了一套机载深度学习框架,配备了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实现车辆或人员目标的检测与跟踪,甚至可以及时发现人群聚集、奔跑、跌倒等异常情况。
负责项目机载人工智能系统研发的吴鑫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傻瓜式’操作,将行业无人机打造成一款真正的空中机器人。”
面对无人机产业领域的强大竞争,张文博显得信心十足:“我们的飞控系统、机械结构、地面站系统、4G图传模块都是自主研发的,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所以我们不怕友商和我们竞争。而且我们的无人机具有高度自动化的优势,对飞手和起降场地的要求都特别低。”他指着电脑上的一幅卫星地图解释道:“这就是我们的地面站,有点儿像机场的塔台,通过它可以控制飞机完成起飞、巡航作业、返航降落等整个流程。”相比固定翼无人机需要手工抛飞的危险或发射架弹射的繁琐,易飞无人机能够让会按快门的你轻松成为一名合格的飞手。
“你可以把我们这款无人机当作是空中机器人或者空中智能信息处理平台。”张文博说。易飞无人机作为行业无人机,其需要完成的多是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特殊任务,因此,公司把安防、电力、林业等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定为目标客户,目前已与不少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张文博也有很多设想:“产品方面,我们未来可能会涉及无人机多传感器智能信息处理平台、无人机调度中心、大数据分析系统等。技术方面,可能会根据各类行业任务,配置各种传感器组合方案,并开发与之匹配的机载智能信息处理系统等。”(初创组:“互联网+”制造业)
一系列数字事实,为大连理工大学“终极发动机”项目着实增加了重磅分数,一举夺得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金奖。
“日益严峻的能源环境问题及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传统发动机技术在现有燃烧模式下,可优化的空间是有限的。”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田华清醒认识到,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内燃机作为汽车和船舶领域主流动力机械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组建终极发动机项目团队,是田华针对当前这一现状,结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号召,旨在依靠自身技术力量,结合传统柴油机与汽油机各自优点,提出新型射流控制压缩着火燃烧方式,实现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统一,发动机二冲程与四冲程模式的灵活切换的目的。
“致力内燃机事业发展,争取早日实现自主产品的国际领先地位,秉承工匠精神,让中国内燃机之火燎原五洲。”田华始终不敢淡忘团队一致的信念,“在大赛的舞台上,让所有观众听到我们的声音。未来,在国际的舞台上,要让世界看见我们的足迹。”
“以某2.1LV6的多模式发动机为例,变冲程技术实现动力性提高90%,CO2排放减少30%。且随着法规明确要求重载卡车、大型客车必须加装辅助制动技术,多模式运行及全可变气门驱动系统的开发势在必行。”田华专业的介绍,极大地博得了现场评委和观众的认可。
着火相位控制,一直是发动机研发的技术难点。经过多年技术积累与创新,终极发动机团队研发出一系列新型高性能、低排放发动机技术,包括JCCI技术、多模式运行技术和高扰动喷射技术。
“射流控制预混合压缩着火(JCCI)技术是项目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将柴油机与汽油机优点合二为一。”团队核心成员、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礼博对此如数家珍:与传统柴油机相比热效率提高9%,NOx降低90%,PM排放降低90%,CO2排放降低15%;与传统汽油机相比,热效率提高19%,NOx降低80%,CO2排放降低30%。
目前,团队自主研发的高扰动喷射系统技术已处于成熟应用阶段,并已应用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日本五十铃公司等国内外多家单位的发动机产品。
“让中国智造领跑世界”,是隆武强一直追求的梦想,项目的成功运行也是对他多年研究奉献的最好回馈。(创意组:“互联网+”制造业)
“我们持有的‘自抗凝性高通量血液透析器’技术,属于全球首创,在肾病透析治疗过程中,可以避免注射肝素,不仅效果更好,价格也更便宜。”
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四川大学“Niceky自抗凝性高通量血液透析器”项目凭借一系列优势斩获金奖。
项目CEO秦政介绍,该项目目前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进行人体试验114例,并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内的6家全国顶尖医院达成了专项合作关系。
2014年起,肾病就成为了继癌症和心血管疾病之后又一大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累计至2016年全中国有242万人被诊断出患有终末期肾病,其中99%的患者都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来延续生命。我国血液透析市场从2012年至2016年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在2016年我国的透析市场规模超过500亿元;全球透析市场规模高达5000亿元,且增长空间巨大。
基于这样严峻的形势以及庞大患病群体的强烈需求,由四川大学高分子学院赵长生教授领导研发的国产第一代血液透析器,于2002年成功问世。第一代血液透析器以其低成本得到市场的认可,国外产品不得不通过大幅度削价,即从原来1380元的价格骤降至500元稳定自己的市场份额。在此基础上,研发团队不断突破现有技术,加大研发力度,于2009年成功研发第二代血液透析器。第二代血液透析器不仅使得国外产品从500元降低至200—300元,而且完全打破国外产品的技术垄断,振兴了我国的民族工业。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赵长生教授带领研发出第三代产品——Niceky自抗凝性高通量血液透析器,并将产品项目的商业化授权于我团队进行。
项目团队成员来自四川大学各专业,横跨本硕博,学科交叉、优势互补,CEO秦政来自四川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参与了Niceky产品的研发与设计。
本项目的核心是通过对于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核心耗材——血液透析膜的创新设计。通过引入羧基等肝素功能基团,合成类肝素共聚物,使产品拥有了核心优势——自抗凝性,这种自抗凝性免去了传统血液透析过程中注射肝素这一环节,也就避免了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并且产品透析效果更好、价格更低。
Niceky项目全球首创的技术避免了体外注射肝素,降低了患者的治疗风险。产品在各种临床数据上,与现今市场上技术最优、市场份额超过50%的费森尤思和尼普洛相比,在各项指标上都占据优势。这意味着,Niceky的透析效果是全面超过国际领先产品的。
自成立以来,Niceky团队始终致力于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和专利申请,为中国以及世界的广大终末期肾病患者带来更多生的希望。
为帮助Niceky项目顺利完成商业化,加快产研结合,团队多次前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实地调研。同时,基于当前血液透析器行业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当前中国庞大的肾病患者的强烈刚需,团队不断对产品的定价、项目的商业运营模式等进行调整,不断完善商业策划方案,期望在保证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肾病患者带来最大的效用。最终,团队将产品定价为150元/支,远低于现在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同类产品,这不仅大大节约了患者的治疗费用,更让更多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拥有延续生命的权利。
项目运营方面,公司采用OEM生产模式,与代工厂商进行合作,前期代工生产,后期自产,通过直销和代理商销售给二甲及以上医院和专业的血透中心。到2020年通过打造代理商渠道,拓宽销售经营渠道至西南地区,将占领全国地区30%的市场份额,并逐步进军国际市场。(创意组:“互联网+”制造业)
编者按:近年来,北京市教育系统聚焦学生的实际获得,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为全国教育改革发展探索了重要经验。近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做客人民网,围绕北京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新高考改革等基础教育领域的探索经验,以及如何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解读和分享。…
编者按:2021年全国高考将于6月7日起正式拉开大幕。今年,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将实行“3+1+2”模式。…